近日,由华大基因联合11家爱心机构举办的「全国医护健康关爱公益计划2.0」之首场专家科普直播,邀请了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癌症早诊早治办公室主任陈万青教授作为嘉宾,以线上直播互动方式,为医护、大众带来《中国癌症早筛早诊早治防控策略及最新进展》科普讲座,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度剖析中国癌症早诊早治防控策略,7大平台同步直播,30.8w+在线观看。
01 全国最新癌症负担数据
陈万青教授表示,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 (IARC) 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新发癌症病例约2000万,死亡病例约1000万。其中,中国新发癌症病例和死亡病例分别为 457 万例、300 万例,占比 23.7%、30%。其中,食管癌、胃癌和肝癌的发病率、死亡率明显高于平均水平。从发病趋势来看,我国肿瘤仍然呈上升趋势,国家的肿瘤防控形势依然比较严峻。
五年生存率是反映一个地区或一类人群肿瘤防治效果的指标。在2019年我国发布的最新五年生存率数据中,2012-2015年我国总体五年生存率是40.5%。而同时期美国的五年生存率已经达到了68%。影响五年生存率的主要原因:一是美国高发的癌症预后比较好,如美国男性排名第一位的前列腺癌五年生存率将近100%。二是中国很多地区癌症筛查的早诊率不高,如老百姓的防癌意识不足、基层专业人员对早期病变或癌前病变的诊断不足等。
国际卫生组织强烈推荐结直肠癌、宫颈癌、乳腺癌、肺癌四种癌症在人群中开展筛查,一是癌症发病率相对较高,二是目前有很好方法在早期发现,通过干预可以得到很好的治愈效果。
结直肠癌最常见的方法是结肠镜,便潜血、粪便DNA检测也普遍采用,先通过便潜血、粪便DNA检测进行初筛,如出现阳性,再进行结肠镜检查。宫颈癌无论采用宫颈细胞学检测还是HPV高危型DNA检测都是可行的。乳腺癌一般采用乳腺X光或乳腺B超等筛查方法。肺癌筛查目前主要采用低剂量螺旋CT检测。
02 癌症防控工作建设
国内肿瘤三级预防体系包括:一级预防即病因预防,通过减少和消除肿瘤危险因素的暴露、改变生活方式及习惯,加强科普宣传,实现“不得癌”的目标。二级预防强调“三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即使得了肿瘤,通过尽早发现,也能得到很好的治愈机会。三级预防实际上就是诊疗的过程,通过规范化的治疗和康复治疗,提高生存率,提高生活质量。
03国内癌症筛查工作进展
陈万青教授表示,目前我国的筛查还没有纳入医保,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可喜的是,中央或地方财政支持的公共卫生项目已覆盖了8个高发癌种,财政的支持也在逐年增加,2005年刚开始做项目的时候,国家只有500万财政支持,现在每年有7亿左右,表明国家对于癌症的筛查早诊早治高度重视。早诊早治项目的目的不仅仅是筛出早癌,而是通过公共卫生的项目,提高我国整体的癌症防治水平,提高人民的防癌意识,及基层跟专业人员的技术力量。
现在由国家支持的公共卫生项目包括四个:一是2006年启动的农村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已覆盖31个省、252个项目点;二是2008年启动的淮河流域癌症早诊早治项目,该项目是卫生部、环保部联合在水污染地区开展针对食管癌和肝癌的早诊早治项目;三是2009年由卫健委牵头的在农村地区开展女性乳腺癌和宫颈癌的筛查;最后一个项目是2012年启动的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也是唯一一个面向城市居民的项目,已覆盖了26个省60多个地区。
以城市早诊早治项目为例,首先是社区人群经动员后先做问卷评估风险,评价出的高危人群再入医院进行高危癌种的筛查和三项生物学的检测,根据检测结果进行随访和分级诊疗,这是一个全链条的管理模式。目前城市早诊早治项目已经完成了约450万人群的风险评估,100多万人群的筛查,从检出率来看,筛查效果非常好,各个癌症的早诊率比临床发现的比例高很多。
04癌症中心平台建设及展望
陈万青教授表示,现阶段,国家癌症中心正在建设国家癌症防控平台,此平台将收集跟癌症相关的所有数据,包括中国肿瘤登记平台、国家肿瘤筛查平台、数据智能管理分析平台、国家癌症宣教平台、全民癌症防控健康平台。同时,国家癌症中心还联合各地区、各省建立国家级、区域级、地市级、县区级等四级肿瘤防治网络。筛查项目覆盖70多个城市、200多个县、3000多个社区。
2019年8月,中国癌症抗癌协会癌症筛查与早诊早治专委会正式成立,目前委员人数共计97人,会员1464人,覆盖全国29个省/直辖市,每年举办10余场癌症防控培训会与学术会议,累积千余人参会。另外,受国家卫健委疾控局委托,NCC牵头并推动指南制定工作,去年完成了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的癌症筛查指南和标准,今年正在开展肝癌、消化道癌,以及前列腺癌的筛查标准与早诊早治指南,争取2022年之前,常见的癌症筛查指南均能正式发布。
国家对于癌症筛查有完整的规划,首先,要构建国家癌症防控信息平台,有利于信息收集,以及筛查病例的管理;其次,建立国家癌症筛查生物样本库,为我们做跟筛查相关的基础研究做准备;再次,开展国家级癌症筛查高等级科学研究,推进技术转化。大规模癌症筛查人群队列数据,包括高危评估数据、临床筛查/检查数据以及影像学数据,为今后精准防控研究奠定了基础。
直播最后,陈万青教授表示,针对我国癌症早诊早治工作不足及未来展望,首先,政策方面需要进一步探讨,国外的很多癌症筛查是有医保覆盖的,中国目前的医保政策还做不到。当然,这需要充足的循证医学证据来支持这种筛查是否符合卫生经济原则。其次,从公共认知方面,公众对于健康素养比较偏低,癌症知识知晓率不足,很多国家级的公共卫生项目参与率也偏低。
另外,癌症防癌工作未来规划可从这几方面继续努力:一是进一步加强癌症筛查科普宣传;二是现有资源还需进一步积累,新型的检测技术还需去研发、转化;三是通过数据挖掘,数据分析,探索适合我国人群的筛查技术和方案;四是通过不断推进技术发展,如自取样检测方式,受检者自行完成样本采集,将癌症筛查变得越来越容易、越来越便捷。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